在挫折當下,為自己作些什麼?
最近新學當代舞,遇到一些躺地腳懸空後翻身動作,嘗試後,內在浮現許多複雜的感受。
先去旁邊喝個水,稍稍安頓自己,也 #感覺一下自己怎麼了
諮商是以談話為主的工作,目的是協助來談者整理想法、情緒,探索行為背後的原因,透過覺察與調整,邁向自己想要的方向。
白話點講,可以把我的工作當作心靈整理師,唯有整理好心理,才能知道方向,並有動力改變。
迷思一:生病了才需要找諮商師
其實是,當你需要有個地方,可以安全、自在、保密的討論,諮商師都會是個適合的對象。
來談者的原因百百種,有想更了解自己,期盼提升自我,希望能快樂一點,渴望放下某些想法或經驗,生涯迷惘,感情上的各類議題,人際衝突,想弄清楚與家人的關係...
諮商是個能更深入認識自己、釐清想法、接觸情緒所要傳遞的訊息,探索自己的行為並調整的過程。
這樣講,還是很抽象,但諮商是個體驗的過程,真的是嘗試過才會知道。
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補充。
雖說主要是談話,但不同諮商師會有各自習慣的工作方式。
例如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還沒完全,兒童諮商師會運用一些沙遊、玩偶、牌卡等媒材互動,藉由互動反應,去建立關係,理解兒童的狀態,並且身教。
完形、心理劇背景的諮商師,會在談話過程中,運用空椅、布、抱枕等媒材,讓來談者能在當下經驗(體驗),而非只是仰賴頭腦談話。認知行為治療,則找出影響行為、情緒的非理性信念,並予以挑戰。敘事取向的諮商師,可能會以故事或隱喻回應,促發來談者有自己的理解與看見。
幾個部分會影響諮商師的工作方式:
如果有所猶豫,還是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諮商,建議直接先預約20分鐘『免費諮詢』討論。
最近新學當代舞,遇到一些躺地腳懸空後翻身動作,嘗試後,內在浮現許多複雜的感受。
先去旁邊喝個水,稍稍安頓自己,也 #感覺一下自己怎麼了
最近在工作與生活的小小感觸,
很多人不大會安慰人,
有時不是不願意,而是真的不會。
因為從小長大的過程,其實也沒有過被好好被安撫的經驗。
他認為有些過往創傷激起的感覺是一輩子的,我們必須帶著走,練習與之共處,能使這些感覺不那麼恐怖。我則從腦神經科學,提出其他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