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經濟學的眼光看生涯選擇

2022-03-08

最近在閱讀經濟學,發現其實世間的道理是共通的,只是不同領域學者用不同解釋方式。

(對,除了心理,我的興趣蠻廣泛的,這可以幫助我和不同領域的來談者溝通,講他們的語言,也可以用他們比較理解的方式舉例。)

經濟學談的是人的決策與後果的科,理解財富,以及人的行為。它的假設是資源有限,而每件事都有成本

生涯決策的考量...

這讓我想到生涯決策,很多來談者、大學生對於生涯很是困擾,有些非常認真的人,會花很多時間,不斷思考與研究各種生涯選項,要工作還是念研究所,要去A產業或B產業,每個產業後續發展、自己興趣,那如果要去A產業,有幾個公司可以選擇,要去龍頭企業,還是小公司?前者有好的履歷累積,職前訓練體系完整,後者可能同事會有比較多的合作、溝通,可以學到的範圍也廣。以上還沒考慮自身能力、交通、同儕等等其他因素...

每一條支線都可以帶出無數思考與選擇,最終這些認真的來談者,迷失在各種選項當中。這裡都還沒談到家人建議、朋友意見、社會對該產業的觀感。以及產業輪動和意外,過去很夯的產業可能因為新技術興起而被取代。這類快速輪動的發展,特別容易發生在科技產業。(有些科技業的人士說著,即便自己表現良好,但也會擔心哪天自己的部門因為上級策略考量而被整併或裁撤,所以心態上始終有股不安定感)

說的有點細,看到這裡你是否感到迷失與煩躁?

讓我回到諮商吧,諮商很常做的一件事是後設思考,讓我們跳開,用一個更大的角度看這件事,離開這些細節。

現在的狀況是,有個人在思考自己的未來,而且考慮的非常仔細。

從經濟學的角度,資源有限,每件事都有成本。這裡的資源是時間精神,當來談者花了大量時間思考,甚至可能影響情緒、健康(付出的成本,當然不只這些,還有始終猶豫不決時可能職缺就關掉了),這些思考也壓縮與排擠他邁向行動的動能。所以很多人容易出現越想越焦慮(然後就來找我了),或是越想越無力,失去動力,然後又覺得自己很廢,開始自我批評。

但,會這麼認真思考背後有個期待是,不想做錯生涯決定,希望找出最完美、正確的選項。但很遺憾的,我們一生中的求學,都在訓練我們找出標準答案(考試不就如此嗎?),但一到畢業,就讓你面對沒有所謂標準答案的人生。所以很多人會慌亂,特別是認真的人,會更努力,覺得只要夠努力就可以找出標準答案,走出勝利人生。

我得很遺憾地說,人生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相對適合自己的選項。

人生有太多意外,人只能做人做的事,如同我們無法預測有天疫情會突然出現,攪亂全球經濟,打壞或熱廉航與旅遊觀光。我們無法確知俄烏原來真的會打起來,造成石油高漲,最終推高通膨與糧價。

而生涯決策,往往是在人生的某個時段,運用當時的智識能力、經驗、資源,而做出對自己相對好的選擇。即便未來也許會做出不同選擇,但那是未來的事。

思考很重要,但不能只停在思考

因此,研究與思考是重要的,但有個限度,思考必須搭配行動的驗證。你覺得你熱愛媒體產業,那就試試看,行動會帶來新想法,而後知道要往哪裡加強,或哪部分是自己更喜歡。每次行動不用全身心投入(這是我當年不知道的...),用最小成本嘗試,一種沾醬油概念就好,這也降低嘗試門檻。

例如,喜歡某科系,不用直接準備轉系,先去旁聽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。想走諮商,不用直接跳入轉行,展開考研、唸三年、實習一年、論文、考照的漫長過程,先去當當義工看看,感受自己是否能長時間聆聽別人的痛苦,能否進入別人的痛苦,感同身受,但也同時有能力,陪伴對方從迷霧找到光明之路。

總結:

  1. 想法需要搭配行動。過多思考會損傷心力(心情+行動力)。
  2. 透過行動來驗證自己的想法(思考),而後調整自己的方向,會比一開始就要找完美答案適切。
  3. 不決定本身也是個選擇,但就需要想想它(不決定)的代價是什麼,以及能否承受。
  4.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盡人事聽天命,抱持彈性。
  5. 最小嘗試原則。

看看今天大S再婚的新聞,似乎也在說同樣的道理:人生無常,抱持彈性,我們永遠有再選擇的機會。

© 2021 Talk to Emma。 版權所有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